《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王绂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8-08 书法篆刻 394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王绂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王绂的《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是一幅融合佛教元素的艺术作品,旨在通过观音菩萨的形象与《金刚经》的经文,传达佛教的核心教义和精神。观音菩萨是慈悲与智慧的象征,而《金刚经》则是阐述空性与无我境界的经典。

创作背景方面,王绂生活在一个佛教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作为一位画家,他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并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大量佛教元素。这幅作品可能是他受人之托或为寺庙所创作,以表达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佛教文化的传承。

在画中,观音菩萨的形象优雅而庄重,体现了其慈悲与智慧。而《金刚经》的经文则被巧妙地融入画中,与观音菩萨的形象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

这幅作品展示了王绂高超的绘画技艺,更体现了其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与智慧,艺术家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敬畏。

《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诞生于明代,是王绂在创作,属于吴门画派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书法篆刻,主要材质采用纸本,目前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作品图鉴

《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

作者:王绂(明代)

作品风格:吴门画派

作品题材:书法篆刻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作品赏析

《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目前正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著名的吴门画派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篆刻题材作品诞生于明代时期,作者王绂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王绂(1362年-1416年),字孟端,号友石生,无锡(今属江苏)人。明代著名画家。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五月初三日生,幼年聪颖好学,为弟子员,能书画,擅长山水,师法吴镇、王蒙。洪武初年荐入翰林,擢为中书舍人。建文二年(1400年)隐居九龙山(即惠山)。为惠山寺僧性海(普真)作《竹炉煮茶图》。永乐元年(1403年),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曾随明成祖北巡。永乐十四年(1416年)二月六日病逝京师馆舍。

以上就是关于《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分段2》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书法篆刻、明代和吴门画派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