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寒食诗帖全卷》苏轼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8-02 书法篆刻 31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黄州寒食诗帖全卷》苏轼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黄州寒食诗帖全卷》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于寒食节所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作品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和豪放。

苏轼因政治上的挫败被贬到黄州,生活困苦,心情郁闷。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寒食节期间,苏轼写下了一组寒食诗,并通过书法将其呈现出来。

《黄州寒食诗帖全卷》的笔法豪放而富有张力,字里行间透露出苏轼的豁达与坚韧。每一笔都仿佛在诉说着他的遭遇,但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幅作品是苏轼个人情感的宣泄,是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人生观的体现。

创作背景上,黄州的贬谪生活给了苏轼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他通过寒食诗和书法作品,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传达给了后世。这幅作品因此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和学习。它展现了苏轼的文学和书法才华,更传递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黄州寒食诗帖全卷》诞生于北宋,是苏轼在创作,创作地点中国,世界著名的书法篆刻,主要材质采用水墨/纸本,作品大小全卷:34x566cm,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图鉴

《黄州寒食诗帖全卷》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黄州寒食诗帖全卷》

作者:苏轼(北宋)

作品题材:书法篆刻

作品尺寸:全卷:34x566cm

作品材质:水墨/纸本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在地:中国

作品赏析

此诗为苏轼所撰并书写,诗二首,共十七行129字,诗中诉说他被贬后的感叹,此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之一。原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学家、艺术家、医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有《东坡先生大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比较杰出的大家。苏轼的散文为(“韩柳欧苏”)唐宋四家之末,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以诗入词”,首开词坛“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西昆体余风。后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惟苏轼故作豪放,其实清朗;其赋亦颇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借题发...

以上就是关于《黄州寒食诗帖全卷》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书法篆刻、北宋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