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曼》米开朗基罗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27 素描 251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哈曼》米开朗基罗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米开朗基罗的《哈曼》并非其知名作品,可能存在误解。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包括《圣家族》、《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其中,《创世纪》中的《创造亚当》尤为引人注目,描绘了上帝与亚当的奇妙并列,通过戏剧性的瞬间展现了上帝与人的同在。

关于米开朗基罗及其作品的含义和创作背景,他生活在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这个时代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对古典文化的回归和再创造。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深受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他通过作品表达了对人性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他的画作中的人物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从而让人们感受到对人类的庄严颂歌。

《哈曼》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米开朗基罗在1508年(32岁)创作,创作地点意大利罗马,属于文艺复兴全盛期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裸体画/素描/写生,主要材质采用粉笔/纸,目前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图鉴

《哈曼》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哈曼》

原名:《Study for Haman》

作者: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年代:1508年(32岁)

作品风格:文艺复兴全盛期

作品题材:裸体画/素描/写生

作品材质:粉笔/纸

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所在地:意大利罗马

作品赏析

《哈曼》目前正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是著名的文艺复兴全盛期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裸体画/素描/写生题材作品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作者米开朗基罗在1508年(32岁)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 意大利语发音:[mikeˈlandʒ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布奥纳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译“米高安哲罗”、“米开兰基罗”、“麦开兰基罗”、“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朱利叶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

以上就是关于《哈曼》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裸体画/素描/写生、文艺复兴时期和文艺复兴全盛期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