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下葬》伦勃朗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23 名画作品 540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基督下葬》伦勃朗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基督下葬》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杰作,描绘的是《圣经》中基督被埋葬的场景。画面上,基督的遗体被缓缓放入墓穴,周围的人们或悲伤、或沉思,展现了人性在死亡面前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方面,这幅画大约创作于1635年,正值伦勃朗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荷兰的宗教氛围浓厚,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深入人心。这幅画可能是应某个教堂或私人收藏家的请求而创作的。

画作含义上,《基督下葬》是对《圣经》故事的再现,反映了伦勃朗对于人性、死亡和信仰的深刻思考。画面上的人物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奈、悲痛和希望。同时,通过这幅画,伦勃朗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信仰的坚守。

《基督下葬》是伦勃朗的代表作之一,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氛围。

《基督下葬》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伦勃朗在1635年-1639年(28岁)创作,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宗教绘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木板,作品大小69x93cm,目前收藏于老绘画陈列馆。

作品图鉴

《基督下葬》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基督下葬》

原名:《The Entombment》

作者:伦勃朗(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年代:1635年-1639年(28岁)

作品风格:巴洛克艺术

作品题材:宗教绘画

作品尺寸:69x93cm

作品材质:油画/木板

收藏于:老绘画陈列馆

作品赏析

《基督下葬》目前正收藏于老绘画陈列馆,是著名的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宗教绘画题材作品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作者伦勃朗在1635年-1639年(28岁)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荷兰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荷兰语读音:[ˈrɛmbrɑnt ˈɦɑrmə(n)soːn vɑn ˈrɛi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名第九,次于第八的安妮·法兰克。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伦勃朗年少成名,惟半生潦倒。其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对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在油画和版画创作中,伦勃朗展现了他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时加入了他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比如圣经场景的绘画中,同时体现了他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对古典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对阿姆...

以上就是关于《基督下葬》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宗教绘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