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扣工》尼古拉斯·洛里奇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22 名画作品 497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钉扣工》尼古拉斯·洛里奇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钉扣工》是尼古拉斯·洛里奇(Nicolas Loiric)创作的一幅画作,深刻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作品描绘了一位正在专注钉扣子的女工,她面前是一个简陋的工作台,墙上挂着破旧的衣服,环境透露着贫穷和艰辛。

在创作背景方面,19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城市中的大量工人开始涌入工厂,他们面临着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劳动条件。洛里奇作为一位现实主义画家,深受当时社会状况的触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出工人阶级的真实生活状态,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钉扣工》中的女工形象,正是洛里奇对工人阶级的生动写照。她专注而坚韧的眼神,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对女工个体的赞美,是对整个工人阶级的致敬和呼唤。通过这幅画,洛里奇呼吁社会关注工人阶级的境遇,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钉扣工》诞生于现代艺术,是尼古拉斯·洛里奇在1912年(37岁)创作,属于新艺术风格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设计,目前收藏于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

作品图鉴

《钉扣工》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钉扣工》

原名:《Buttoner》

作者:尼古拉斯·洛里奇(现代艺术)

作品年代:1912年(37岁)

作品风格:新艺术风格

作品题材:设计

收藏于: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

作品赏析

《钉扣工》目前正收藏于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是著名的新艺术风格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设计题材作品诞生于现代艺术时期,作者尼古拉斯·洛里奇在1912年(37岁)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尼古拉斯·洛里奇(俄语:Никола́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Ре́рих;1874年10月9日-1947年12月13日)是一名俄罗斯画家、作家、考古学家和神学家。他被一些俄罗斯人认为是启蒙学家、哲学家。尼古拉斯出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他是在一个富裕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血缘和俄罗斯母亲的家庭。他曾在世界各个地方居住直到在印度喜马偕尔邦去世。尼古拉斯成长在19世纪的圣彼得堡。1893年他同时被圣彼得堡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录取。1897年,他获得了“艺术家”称号,并于第二年获得法律学位。美国副总统亨利·A·华莱士是一个与他频繁接触者。目前位于美国纽约的尼古拉斯·洛里奇博物馆是一个主要的研究尼古拉斯作品的机构。

以上就是关于《钉扣工》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设计、现代艺术和新艺术风格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