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狮猛扑羚羊》亨利·卢梭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22 名画作品 232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饿狮猛扑羚羊》亨利·卢梭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亨利·卢梭的《饿狮猛扑羚羊》是一幅充满原始主义风格的野生动物画。在这幅画中,卢梭描绘了一头饥饿的狮子向一只羚羊猛扑的场景。狮子和羚羊的形象都充满了生动的力量和野性的美,体现了卢梭对自然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卢梭在1905年重返画丛林植物和动物群之后所画的第二幅丛林场景。卢梭在画这幅画时,参考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填充动物全景图,同时融入了自己对丛林的理解和想象。

卢梭的画作一直受到批评家的嘲笑,直到他去世后,才得到当代独立艺术家的称赞,如马蒂斯、毕加索和图卢兹-劳特雷克。卢梭的画作没有师授,完全靠自学成功,他的画作充满了原始和纯朴的美感,因此被人们称为“星期日画家”。

《饿狮猛扑羚羊》是亨利·卢梭的一幅杰作,它充满了原始主义的风格,展现了卢梭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体现了他的自学成才的艺术才华。

《饿狮猛扑羚羊》诞生于现代艺术,是亨利·卢梭在1905年(60岁)创作,属于原始素人艺术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野生动物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帆布,作品大小200x301cm,目前收藏于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

作品图鉴

《饿狮猛扑羚羊》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饿狮猛扑羚羊》

原名:《The Hungry Lion Throws Itself on the Antelope》

作者:亨利·卢梭(现代艺术)

作品年代:1905年(60岁)

作品风格:原始素人艺术

作品题材:野生动物画

作品尺寸:200x301cm

作品材质:油画/帆布

收藏于: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

作品赏析

画中羚羊看起来像头驴,原本凶残的狮子邪恶依旧,但看上去却像个布袋木偶,而栖息在周围丛林里的各种生物注视着这一无实际意义的行动,它们像是直接从视觉类游戏书里搬过来似的。这是他几幅丛林主题画之一,它们全都遵从一个模式:画面中央一只食肉动物正将那不幸的牺牲者扑倒在地,周围是茂盛丛林,里面长满了具有异国风情的叶、草、花。天空永远是蓝的。太阳——如果明显可见的话——要么在上升,要么在下落,但从不投下光亮或阴影。有理由说,这一系列绘画里,没有一幅和现实沾边儿或令人信服。然而这种与现实不沾边的图像,正是卢梭画里流露出的天真,他的画超越了对自然世界的描绘,而进入了超自然领域。毕加索甚至认为卢梭有一条直达冥界的通道。他的天真使他能够直抵深埋于我们所有人的人性的核心:那是一处禀受天启之地,而教育使得大多数艺术家无法企及。

作者介绍

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1844年5月21日-1910年9月2日),法国卓越成就的伟大画家,也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生于法国西北部的拉瓦尔市。父亲朱利安·卢梭是马口铁工匠。青年时期他当过军乐队队员,后离开巴黎做了海关官员。他的代表作有《村中散步》、《税卡》、《战争》、《睡着的吉普赛姑娘》、《我本人·肖像·风景》、《乡村婚礼》、《抱木偶的女孩》、《梦》等等。他用那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这使他的画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

以上就是关于《饿狮猛扑羚羊》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野生动物画、现代艺术和原始素人艺术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