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二羊图》赵孟頫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二羊图》是元朝赵孟頫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作含义在于以羊的温顺象征国家的安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方面,赵孟頫生活在元朝,这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对于汉族文人来说,政治环境相对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孟頫选择了以羊为题材进行创作,可能寓含了对和谐社会的期望。此外,赵孟頫本人在艺术上追求“古意”,即回归传统,这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
在《二羊图》中,赵孟頫运用水墨技法,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两只羊。画面中的羊毛以干笔勾出,富有质感;羊的体态则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得以体现,显得生动而真实。整幅作品构图简洁,笔墨精妙,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艺术才华和深厚造诣。
《二羊图》是一件艺术佳作,是赵孟頫借物抒怀、表达个人情感和理想的载体。通过这幅画作,我们可以窥见赵孟頫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能感受到他对和谐社会的深切向往。
《二羊图》诞生于元代,是赵孟頫在创作,创作地点中国,属于文人画风格作品,主要材质采用纸本,作品大小25.2x48.4,目前收藏于弗瑞尔艺廊。
作品图鉴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二羊图》
作者:赵孟頫(元代)
作品风格:文人画
作品尺寸:25.2x48.4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于:弗瑞尔艺廊
所在地:中国
作品赏析
《二羊图》是由元朝赵孟頫所创作,图中画一羊低头吃草,一羊昂首瞻望,背景留白。右面的山羊张口睁目,尾巴上翘,身子向右而头部朝左,背部线条自然弯曲,羊毛轻软直长,描绘工细。从画面来看,两羊体表特征差异最明显的是羊毛,山羊毛长而浓密,绵羊毛则短而稀疏。两羊站立的姿势相对,身躯相反。头部的回转呼应,使二者产生密切联系。山羊俯视,绵羊昂首,形成上下对应。山羊蓄势待发,有动感;绵羊神态安详,显得静穆,一动一静,意趣横生。此画所绘两羊特点突出、个性鲜明。山羊的毛质通过笔墨的干湿和浓淡加以区分,羊身体各部,如头、耳、眼、双角和四足,都用不同的笔法来强调。两羊的绘画手法,显示出画家熟练的传统画技巧。全图纯用水墨画出,却显色斑斓之状。构图空疏,画中除两只羊外,没有任何背景衬托,构图与唐代韩滉《五牛图》颇为类似,或是巧妙摄取《五牛图》的艺术手法,吸取了唐画的精致之处。画幅左侧自题:“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子昂。”钤“赵氏子昂”、“松雪斋”二印。画心上方又有乾隆皇帝于1784年御题,曰:“子昂常画马,仲信却求羊。三百群辞富,一双性具良。通灵无不妙,拔萃有谁方。跪乳畜中独,伊人寓意长。甲辰新正月,御题。”钤“古稀天子”、“犹日孜孜”二印。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
以上就是关于《二羊图》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元代和文人画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