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病魔》傅抱石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27 名画作品 405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告别病魔》傅抱石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告别病魔》是傅抱石创作的一幅画作,其深刻含义与创作背景紧密相连。该画描绘了一位身患疾病的人正逐渐摆脱病魔的束缚,走向健康的场景。通过这幅画,傅抱石传达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

创作背景方面,傅抱石在创作《告别病魔》时,正值中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时期。战争和社会动荡使得许多人面临身心疾病的困扰。傅抱石深受其影响,希望通过这幅画传达出人们在艰难时期仍能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同时,画中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傅抱石个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总之,《告别病魔》是一幅描绘健康与希望的画作,是傅抱石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入洞察。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力量。

《告别病魔》诞生于中国当代,是傅抱石在1958年(53岁)创作,属于水墨画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风景画,作品大小34x50cm,目前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作品图鉴

《告别病魔》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告别病魔》

原名:《Saying Goodbye to the God of Disease》

作者:傅抱石(中国当代)

作品年代:1958年(53岁)

作品风格:水墨画

作品题材:风景画

作品尺寸:34x50cm

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作品赏析

《告别病魔》目前正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著名的水墨画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风景画题材作品诞生于中国当代时期,作者傅抱石在1958年(53岁)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与美术史论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傅抱石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傅抱石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2017年6月5日晚,傅抱石《茅山雄姿》在北京保利上拍,现场以1.45亿元起拍,1.625亿元落槌,加佣金1.87亿元成交。

以上就是关于《告别病魔》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风景画、中国当代和水墨画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