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门徒在以马忤斯》丢勒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18 名画作品 351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丢勒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丢勒的杰作,创作于1504年。该画作描绘了《圣经》中的一则故事:基督复活后,与两位门徒在以马忤斯相遇,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基督共进晚餐,并在讨论中得到了基督的启示。

此画作的含义深刻,表现了基督的复活和他的神圣使命。通过描绘基督与门徒们的互动,丢勒传达了基督的谦卑、智慧和慈爱。同时,画作展现了门徒们的惊讶、疑惑和最终的领悟,象征着信仰的觉醒和成长。

创作背景方面,丢勒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诠释古典文化,追求人文主义精神。丢勒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信仰的热爱。此外,丢勒还深受尼德兰绘画的影响,他的作品展现了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和对光影的巧妙运用。

总之,《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是丢勒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还展现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在1511年(39岁)创作,属于北方文艺复兴风格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宗教绘画,主要材质采用木刻,目前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图鉴

《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

原名:《Christ and the Disciples at Emmaus》

作者: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年代:1511年(39岁)

作品风格:北方文艺复兴风格

作品题材:宗教绘画

作品材质:木刻

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赏析

《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目前正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是著名的北方文艺复兴风格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宗教绘画题材作品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作者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在1511年(39岁)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祈祷之手》、《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和《骑士、死神与魔鬼》等。

以上就是关于《基督和门徒在以马忤斯》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宗教绘画、文艺复兴时期和北方文艺复兴风格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