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宋元山水册3》恽寿平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11 名画作品 292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仿宋元山水册3》恽寿平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仿宋元山水册3》是清代画家恽寿平的代表作之一,此作仿宋元风格,展现了恽寿平对前人技法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运用。画作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山水间的清幽与静谧,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境界。

创作背景方面,恽寿平生活在清代初期,正值文人画坛对宋元传统技法进行再评价与再创造的时期。他深受宋元山水画的熏陶,尤其推崇元代画家倪瓒、黄公望等人的作品,并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此外,恽寿平还注重师法自然,经常游历名山大川,以自然为师,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仿宋元山水册3》正是恽寿平在继承宋元传统技法、师法自然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所创作的杰作。它体现了恽寿平对前人技法的精湛掌握和创新发展,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艺术表现。此作在中国画坛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仿宋元山水册3》诞生于清代,是恽寿平在创作,创作地点中国,属于常州画派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山水画,主要材质采用水墨/纸本,作品大小27x39.7cm,目前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作品图鉴

《仿宋元山水册3》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仿宋元山水册3》

作者:恽寿平(清代)

作品风格:常州画派

作品题材:山水画

作品尺寸:27x39.7cm

作品材质:水墨/纸本

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所在地:中国

作品赏析

《仿宋元山水册3》目前正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著名的常州画派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山水画题材作品诞生于清代时期,作者恽寿平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恽寿平(1633年-1690年),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清初六大家”之一。寿平八岁能咏莲,少年遭遇战乱,随父参加抗清运动,兵败后与父失散,被总督陈锦之妻收留。陈锦遇刺身亡,寿平扶灵北归时,在灵隐寺与父相遇,留寺为僧,后回乡与家人团聚。生前视钱如无物,晚年贫病交迫,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好友王翚出资安葬。寿平初工山水,笔墨秀峭,后与王翚交往,多作花卉,重视写生,往往用水墨淡彩,清润明丽,自成一格,有“恽派”之称。人称其笔有仙气,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齐名,为“清初六大家”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仿宋元山水册3》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山水画、清代和常州画派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