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羔羊颂》弗朗西斯柯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的《羔羊颂》是一幅创作于1635-1640年的画作,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这幅画描绘了圣经中的场景,表现了耶稣作为“善良的牧羊人”,将自己的羊群——人类,引领向天堂的情景。画中的羔羊,作为耶稣的象征,被描绘得温顺而纯真,它们的眼神充满了对牧羊人的信任和依赖。
创作背景方面,这幅画是在委拉斯盖兹为西班牙王室效力的时期完成的。他的名声早已在家乡安达卢西亚传开,甚至在他到达马德里之前,就已经为西班牙王室所熟知。他的才华得到了国王菲利普四世的赏识,受邀为西班牙王室创作。因此,《羔羊颂》的创作背景可以看作是委拉斯盖兹在为西班牙王室服务的过程中,对宗教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艺术表达。
《羔羊颂》是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的一幅杰作,它以圣经故事为载体,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耶稣作为牧羊人的善良和仁慈,同时展示了委拉斯盖兹对宗教主题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羔羊颂》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在1635年-1640年(36岁)创作,创作地点Spain,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动物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帆布,作品大小52.07x35.56cm,目前收藏于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
作品图鉴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羔羊颂》
原名:《Agnus Dei》
作者: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年代:1635年-1640年(36岁)
作品风格:巴洛克艺术
作品题材:动物画
作品尺寸:52.07x35.56cm
作品材质:油画/帆布
收藏于: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
所在地:Spain
作品赏析
《羔羊颂》目前正收藏于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是著名的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动物画题材作品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作者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在1635年-1640年(36岁)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西班牙语:Francisco de Zurbarán,1598年11月7日(受洗)-1664年8月27日),西班牙画家,成名于宗教画。擅长描绘僧侣、修女、殉道者以及静物。由于其对于明暗对照法的出色运用而被称为西班牙的卡拉瓦乔。苏巴朗的油画技巧虽好,但题材比较狭窄。除了《圣阿塔》(约1630年作)、《圣彼得·诺拉斯柯梦见耶路撒冷》(1629年作)、《跪着的圣弗朗西斯》(1639年作)等殉道者形象之外,还有一由《颂赞阿克纳的多马》(1631年作)的多人物场面的祭坛画。纵观他一生的画作,只有这一幅《圣塞拉庇昂》是最富有他的艺术性格特色的,此画作于1628年,现藏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华兹瓦斯图书馆。
以上就是关于《羔羊颂》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动物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