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豆王》雅各布·乔登斯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豆王》是巴洛克时期杰出画家雅各布·乔登斯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640-1645年。这幅画描绘了17世纪佛兰德地区豆王节的传统习俗。在这个节日中,人们在面团中混入一粒豆子,吃到豆子的人会被尊称为“豆王”,享有国王般的待遇,包括戴上纸王冠、指定王妃和大臣等。
乔登斯以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一习俗的热闹场景。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各异,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和兴奋。同时,画家还通过这幅画传达了对平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此外,乔登斯创作《豆王》的背景值得一提。当时,巴洛克艺术风格盛行,乔登斯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深受巴洛克艺术的影响。他通过这幅画展示了巴洛克艺术的华丽和细腻,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平民生活的关注和热爱。这种将巴洛克艺术与平民生活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使得《豆王》成为了一幅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杰出作品。
《豆王》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雅各布·乔登斯在1655年(61岁)创作,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风俗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帆布,作品大小300x242cm,目前收藏于艺术史博物馆。
作品图鉴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豆王》
原名:《The Bean King》
作者:雅各布·乔登斯(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年代:1655年(61岁)
作品风格:巴洛克艺术
作品题材:风俗画
作品尺寸:300x242cm
作品材质:油画/帆布
收藏于:艺术史博物馆
作品赏析
《豆王》目前正收藏于艺术史博物馆,是著名的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风俗画题材作品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作者雅各布·乔登斯在1655年(61岁)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雅各布·乔登斯(Jacob Jordaens1593年5月19日-1678年10月18日),佛兰芒三大巴洛克画家之一,与彼得·保罗·鲁本斯、安东尼·凡·戴克齐名。出生于安特卫普,一生致力于专业的宴会现场画和宗教画。他从1607年开始拜师于亚当·凡·诺特,并在1616年娶他的女儿。同年他被允许进入安特卫普画会,作为用蛋黄彩画法和水彩的一位画师。其作品风格受卡拉瓦乔的影响甚深,特别是对于光和阴影强大差别的使用。他从1621年开始为彼得·保罗·鲁本斯工作,1640年起成为鲁本斯的主要同事。鲁本斯死后,许多原本委托给鲁本斯的重要作品都转由他完成。
以上就是关于《豆王》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风俗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