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飞雪》袁江作品介绍及画作含义/创作背景

2025-07-04 名画作品 462次阅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峨嵋飞雪》袁江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袁江的《峨嵋飞雪》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幅杰作,以峨嵋山为题材,展现了雪后峨嵋的壮丽景色。画作中,山峰高耸入云,白雪皑皑,与云雾缭绕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氛。

该作的创作背景与袁江的个人经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密切相关。袁江生活在清代,他对山水画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表现山水间的气韵生动。峨嵋山作为中国的著名山脉,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袁江在游览峨嵋山后,深受其美景的启发,决定以之为题材进行创作。

在《峨嵋飞雪》中,袁江运用精湛的笔墨技巧,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变化,生动地再现了雪后峨嵋的壮美景色。画作展示了袁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他对山水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这幅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袁江对自然美的独特诠释和永恒追求。

《峨嵋飞雪》诞生于清代,是袁江在创作,创作地点中国,世界著名的山水画,主要材质采用绢画/水墨,作品大小31.3x33.3cm,目前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作品图鉴

《峨嵋飞雪》美术画作介绍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峨嵋飞雪》

作者:袁江(清代)

作品题材:山水画

作品尺寸:31.3x33.3cm

作品材质:绢画/水墨

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所在地:中国

作品赏析

《峨嵋飞雪》目前正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还是不可多得的山水画题材作品诞生于清代时期,作者袁江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袁江(1662年—1735年),字文涛,号岫泉,清代著名画家。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的画家之一,原为宫廷画家,转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齐名。他们两人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作品在北方流传较多。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山水画主要学宋代闫次平,画石多鬼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以上就是关于《峨嵋飞雪》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山水画、清代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QQ110421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