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关山行旅图》唐寅作品画作含义希望可以让你对该作品认识有新的灵感见解。
《关山行旅图》是明代画家唐寅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以深邃的山川为背景,描绘了一队行旅者艰难跋涉的场景。画中山峰高耸入云,山路崎岖难行,行旅者们或骑马或徒步,面对自然的艰险毫不退缩,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幅画的创作背景与唐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唐寅生活在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之际。他自身历经坎坷,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后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未能实现政治抱负。这些经历使得唐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画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关山行旅图》中,唐寅以行旅者的坚韧精神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表达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追求。同时,画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表现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与顽强。这幅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唐寅生平和明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关山行旅图》诞生于明代,是唐寅在创作,创作地点中国,属于吴门画派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风景画/建筑,主要材质采用水墨/纸本,作品大小129.3x46.4cm,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作品图鉴
美术画作介绍
中文名称:《关山行旅图》
作者:唐寅(明代)
作品风格:吴门画派
作品题材:风景画/建筑
作品尺寸:129.3x46.4cm
作品材质:水墨/纸本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所在地:中国
作品赏析
《关山行旅图》目前正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吴门画派艺术作品,还是不可多得的风景画/建筑题材作品诞生于明代时期,作者唐寅创造了它。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直隶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唐寅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唐寅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唐寅的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
以上就是关于《关山行旅图》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风景画/建筑、明代和吴门画派艺术作品,请关注美术百科网,感谢大家的支持。